《牢記囑托勇爭先》系列報道之三
綠智賦能,江南花開更芬芳
盛夏時節,馬鋼南北園區里綠意蔥蘢、枝繁葉茂,煥發勃勃生機;智控中心內數字跳動、指令下達,盡顯智造成果。綠智賦能、蝶變升級,一個更加綠色智慧的馬鋼正迎面而來。
不負厚望,奮起直追,快速奔跑中的馬鋼,綠色發展和“四個一律”指數進步速度位居中國寶武前列,助力效率更高、綠意更濃。近年來,馬鋼堅持以綠色智慧為抓手,以產城融合為推動,持之以恒推進“綠色發展·智慧制造”專項工作,持續增強員工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為高質量發展添加美麗注腳,提供蓬勃動力,注入嶄新內涵。
增添“綠”動力,繪就發展底色
“綠”代表著生機,象征著活力,孕育著希望。8月9日,馬鋼舉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揭牌儀式,標志著馬鋼工業旅游景區正式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從身披“綠衣”,到蘊含“綠意”,馬鋼人始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綠色”當作發展的底色,堅持“三治四化”“兩于一入”,持續打造“花園式濱江生態都市鋼廠”。
建設綠色城市鋼廠,提升綠色景觀。走進馬鋼南區,迎賓園、敬業園草木蔥翠、一步一景;改造后的馬鋼大道寬敞整潔,道路兩側廠房色彩奪目;特鋼生產線旁,開拓園精巧細膩,綠草花木與場地活動空間結合特鋼產品形態特征和馬鋼與城市齒輪式聯動發展的特點。以“優生態、添色彩、提檔次、增內涵”為主線,通過拆墻透綠、拆廢建綠、見縫插綠,2020年至今,馬鋼完成綠化新建94.9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由27.7%提升至33.9%,廠區發生美麗“蝶變”,全面構建生態、景觀、文化及多感官體驗的工作環境。在此基礎上,馬鋼持續推動潔化、綠化、美化、文化建設不斷升級,融入城市、帶動周邊,為職工“三有”生活營造更好的奮斗舞臺、鑄夢空間,真正實現從“風景”到“景區”的轉變。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低碳工作。近年來,馬鋼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環境問題治理和環保工程建設。2020年至今,馬鋼聚焦“廢氣超低排、廢水零排放、固廢不出廠”,推進實施142項“三治”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力推進廢氣超低排。馬鋼積極落實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政策要求,制定《馬鋼超低排放行動方案》,計劃于今年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爭創環境績效分級A級企業。大力推進廢水零排放。馬鋼立項實施六汾河廢水深度處理工程、南區雨污分流及排口優化、北區廠區雨污分流、北區廢水處理回用工程廢水零排放項目。大力推進固廢不出廠。2021年5月,馬鋼發布《“固廢不出廠”全量化處置方案》,提出“建設一個園區、打造三個基地”工作思路,及時建立運行“智慧能源環保管理系統”和產銷一體化資源綜合利用系統固廢信息系統,2021年固廢綜合利用率與反生產利用率均達到年度目標值。圍繞“雙碳”目標,馬鋼扎實推進低碳發展,立足企業實際,重點圍繞極致能效、綜合利用、整合社會資源探索低碳冶金技術應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創建A級企業。今年4月,公司下發創A工作行動方案,各部門、單位積極響應,因地制宜,快速行動,在全公司上下營造了良好氛圍。針對廠容環境、生產現場、道路車輛、設備設施等范圍,自5月開始,公司固定每月開展一次現場環境整治工作,引導公司上下全員發動、全面參與。同時,推進以“一圈兩園五點”為重點的廠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部署開展“創A·圓夢”百日攻堅行動、馬鋼創A清潔運輸正式啟動……馬鋼創A各項工作進入最后的決戰階段,馬鋼將重點圍繞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提升現場環境整體績效、實施嚴格的環境管理、全力做好評估監測及A級企業申報四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搶占“智”高點,打造智慧典范
“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馬鋼了?!薄叭谌雽毼渥岏R鋼舊貌換新顏,馬鋼在‘三化’方面取得的成績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月17日,省屬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現場推進會在馬鋼召開,來自各省屬企業的參會人員對馬鋼在三化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和肯定。
智慧揚帆,智造啟航。2020年是馬鋼智慧制造元年,圍繞全流程、全工序、全要素、全集成,馬鋼建立了高效協同的管控機制,提升現場自動化水平與智能裝備應用;通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AI等新技術應用,將傳統冶煉單元轉型為裝上“智慧芯”的鋼鐵自動化制造單元,全力打造鋼鐵行業示范引領的智慧工廠。相繼建成投用了運營管控中心、煉鐵智控中心、四鋼軋煉鋼智控中心、熱軋智控中心、冷軋智控中心等智能制造一期項目,通過這些優秀實踐,形成智慧制造架構體系,取得一批經驗成果。其中,5G智慧料場被評為工信部“5G+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示范項目。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2021年4月召開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馬鋼《以“智”描繪馬鋼智能工廠新藍圖》獲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最佳解決方案。為適應戰略發展需要,提升大數據與智慧制造能力,建立了馬鋼集團智慧化與大數據建設工作推進體系,進一步強化數智化頂層設計;圍繞新一輪戰略發展規劃,梳理和策劃了2021—2023年智慧制造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配套安排,推動智慧制造項目的實施開展。結合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馬鋼以生產操控集中化為目標,深化“1+N”工業大腦內涵,推動勞動效率提升,建成了冷軋智控中心二期、四鋼軋總廠1580熱軋集控、長材智控中心、合肥板材智控中心等又一批智慧制造項目;15個月馬鋼整合融合信息化項目上線,實現了生產不停、業務不斷、數據不丟、管理不亂。同時,圍繞基礎自動化改造、智能裝備應用、現場信息化水平提升等方面,按照“成熟一批、實施一批”的要求,加快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設備遠程運維等先進技術的應用。
聚力創新,不斷跨越。今年,馬鋼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加快推進以“三跨”融合為特征的智慧制造 2.0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和應用,強化并深挖智慧制造成果背后的內涵,立志從“業務驅動”轉向“數智驅動”,鑄就數智化環境下的可持續競爭優勢,推動自身智慧制造水平再提升,助力信息高科技發展?!耙换鶅梢怼钡臒彳堧p線雙智控中心,實現了熱軋生產高度自動化和高效協同化,是全國首家雙線雙智控指揮中心;利用半年時間建成的馬鋼高爐遠程技術支撐平臺,打破了基地與基地間空間與距離的隔閡,成功實現了馬鋼智慧煉鐵從1.0時代邁入2.0時代;長江鋼鐵智慧制造及整體信息化項目順利上線運行,新特鋼智控中心加快建設;積極落實寶武“萬臺機器人計劃”,5年內計劃新增1200名“寶羅”員工,其中今年新增506名。馬鋼智慧制造在集成的基礎上,探索出系統提升、智慧賦能、引領變革、標準示范、造物育人的傳統長流程鋼鐵企業智慧升級模式。
做足“融”功夫,共筑發展高地
夜幕降臨,城市霓虹升起,馬鋼的廠區亮化也同樣點亮著城市的一角;夜深人靜,馬鋼鐵水仍然奔涌,發出深夜中城市的鏗鏘發展之音;日出東方,城市蘇醒,馬鋼與馬鞍山這座城市一同奔跑前行。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馬鞍山市和寶武馬鋼集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市與馬鋼共同交出了一份不負囑托的亮麗答卷。
產業是城市經濟的骨骼,城市是產業發展的沃土。產城融合,才能以產促城、以城興產。從20世紀70年代的“凹山大會戰”,到如今馬鋼“景區”成為馬鞍山“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靚麗名片,綠色發展、智慧制造融入城市、帶動周邊,“鋼城一體”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更鑄就了一座城市的精神脊梁。
推進產城融合,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格局。強化戰略承接。近年來,馬鞍山堅持 “立足鋼、延伸鋼,不唯鋼、超越鋼”,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全力打造“1+3+N”產業集群。馬鋼開啟二次創業、轉型發展新征程,堅持專業化整合、產業化拓展、平臺化運營、生態化協同和多元化混改,統籌推進以鋼鐵產業為基礎,軌道交通、金屬資源回收加工綜合利用、冶金裝備制造、設備遠程運維、特種冶金材料、裝配式建筑、礦產資源、長三角數據中心協同發展的“1+8”產業布局。深化項目銜接。馬鋼產線升級項目全面啟動,新特鋼項目穩步推進,寶武特冶材料新基地項目奠基;圍繞馬鞍山市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加強產業協同,加快項目建設,共同推進先進結構材料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創建。固化機制對接。市與馬鋼建立融合發展常態化聯絡對接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會商對接,及時協商并幫助解決具體問題,攜手推動產城融合開創新局面。
推進產城融合,共譜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堅持創新驅動。馬鋼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速產品升級、產業鏈延伸、國際化經營,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助力馬鞍山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加大“卡脖子”難題攻關,馬鋼推進高鐵車輪國產化進程取得關鍵性進展;1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2項成果獲冶金、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馬鋼集團、馬鋼股份雙雙入選2021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前列,在2021“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中,馬鋼排名第6,上榜“較強專利創新力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取得佳績,馬鋼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市場化激勵機制初步構建,首次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建立完善“奮勇爭先獎”激勵機制,全面激發全員干事創業熱情。鋼城攜手穩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廠辦大集體改革全面完成,力生和馬建深化改革有序推進。
推進產城融合,共探“綠色智慧”新模式。馬鞍山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開創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建設新局面,這與馬鋼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馬鋼全面導入中國寶武綠色發展智慧制造成熟的管理體系,著力打造綠色、精品、智慧的現代化城市鋼廠,綠色化、智慧化指數躋身寶武系第一梯隊,積極主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從滿足綠色感知向追求低碳可持續的更高水平邁進,獲安徽碳達峰碳中和攻關獎。
時代在變,鋼鐵也在變,鋼鐵讓城市更美好。逐“綠”擁“智”向未來。馬鋼正以更加綠色、智慧、美麗的姿態與我們的城市、和百姓生活融為一體,悄然帶動著城市容貌的變化升級。
江南一枝花,花開更芬芳?。R鋼日報供稿 姚樂)